2012.11.26

蓝景的管理实践随笔(之四)

编辑:本地 浏览次数:231

                  蓝景的管理实践随笔(之四)

                                蓝景光电   李忠训

                               你远离了谁

    已经有三年时间,坚持定期群发短信,短信内容广泛,有笑话、人生哲理、企业管理警言、励志短语等等。一次在广州展会上,我与这位上海知名广告公司董事长见面,聊到了这些定期群发的短信,他说他把做这个事情作为证明自己能不能坚持的一个镜子。从目前来看,他肯定是成功的,能坚持三年多时间,几乎每天发短信(除他离开上海到西藏一段时间),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作为一位企业的创业者,在内心深处都有危机感。不论你的企业处于什么阶段,规模有多大,危机意识都挥之不去——我必须做最大的努力,防止企业走下坡路,防止企业倒闭。但是,怎样做才能防患于未燃?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只要努力工作,我只要比别的创业者更勤奋……尽管如此,这种危机意识始终困绕着我。

2012926日,上海的王总如期发来短信:“一个集团老板问责一个经营不善的下属企业,谈及为何亏损,厂长讲了种种理由,老板说,其实企业做不好的理由永远只有两个:1、你要么是远离了客户;2、要么你远离了员工。”

这则短信让我非常震撼,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一盏明灯,茅塞顿开。作为创业者,也许我的工作比较复杂,企业规划、文化建设、市场营销体系、品质控制和技术开发我都参与,并付出了很多心血。甚至,员工后勤、早晚餐吃什么、车辆管理等等,很多事也参与其中。一些朋友劝我,让我抓大的方面,放手小的方面。但是哪些是大的?哪些又是小的?对此,我心里非常困惑。看了王总的短信,为了防止蓝景走下坡路,防患于未燃,我想我找到了工作的重点,即:蓝景的客户,蓝景的员工。

客户是企业的生命,如果我们远离了客户,最终后果是导致客户流失,从而导致企业危机。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大量客户,就没有利润来源,终将面临倒闭危险;如果我们听不到客户的意见,这些意见包括质量、客户体验、产品革新换代,我们就没有办法了解客户最终的需求,没有办法开发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如果我们因为自满远离客户,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就有傲慢心,我们就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善于倾听意见的人,而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十分重要;如果远离客户,我们也没有办法感受市场的瞬息变化,一个不知道变化的企业,与僵尸何异?!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柱,如果我们远离员工,最终将导致人才流失,导致企业危机。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位自高自大的领导者,听不进员工的意见,会导致决策独断专行;远离员工,不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让员工在企业内没有归属感,也没有安全感,最终会导致一些优秀员工离开企业。人才流失是企事稳固发展的大忌。人才是企业成长和发展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所以,让我们离客户更近一些,让我们离员工更近一些,那么我们的企业就离危机更远一些。

    

     

                         研发感悟

    也许是阴差阳错,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让我在大学学习工业会计,并从事了10年左右的财务工作。财务工作讲究精细和严谨,工作带有强烈的周期性和固定性,相对而言缺乏创新和变革,而且很多财务制度、税务制度也不允许你创新。而我从小对新事物有天生的兴趣,总想搞什么发明创造,所以我一直感觉财务工作不适合我的本性。

自从蓝景公司成立以来,我一直负责公司的产品研发工作,最关键的是我自己乐在其中。每当研发出新的产品,或者在老产品上进行小小的革新,都会让我有一种成就感。

以下是一些我在管理研发工作中的感想,与业内人士分享。

总是期望我们的新产品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我们的立足点。在审理我们研发团队一些重要项目时,我总要问他们这样的项目能不能对LED广告标识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哪怕仅仅是一点点的推动。因为,我一直把蓝景的商业价值定位在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给客户创造超越期望的价值。我在《企业家的痴迷》一文中这样写道:“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就有一个梦想——通过我们蓝景人的努力,为LED广告标识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实现自我的价值”。

不能让我们的客户成为“小白鼠”。众所周知“小白鼠”是药物试验中最常见的动物,很多药物最初的试验就是在它身上做的,获得最原始的药物使用数据。一种新药的诞生,一个新产品的投产使用,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测试,各个使用环境下的验证。只有经过比正常使用环境更严苛,时间更持久,破坏性更强的验证,才能有性能稳定、满意的产品投放市场。但是中国企业在研发的时候,为了抢市场,为了节约经费和时间成本,或者源于急功近利“差不多”的思想,使很多不成熟的产品没有经过大量的“小白鼠”试验就推向市场,导致出现很多质量方面、生产工艺方面、保质时效等等问题。这方面,我们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确实存在巨大差距。我们一年能推出几十种产品,而西方企业每年推出的品种非常少,但是推出的产品却非常稳定。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蓝景给一家美国公司OEM产品,产品从设计、验证,到N次打样已经超过1年半的时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定型。蓝景以前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是最近几年我们改变了做法,再也不能让客户当“小白鼠”使用不成熟的产品。在我们公司专门有一个角落,做了大量发光字和LED广告标识产品,那是我们的试验场。就像我们要在行业内首先推出质保4年的防雨电源,原来准备在201210月投放市场,但是我们发现200W的有一点瑕疵,所以我们坚决推迟,必须要重新做完最残酷的试验验证。

我曾收到一份资料,谈到乔布斯在设计中坚持至简原理,其中有一条是要求研发团队在上半周提出项目的肯定意见,在下半周必须提出这个项目的否定意见。我感觉这个设计原理太棒了,对我们蓝景研发团队启发非常大,现在这已成为我们研发新产品的一条铁律。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提出项目的肯定意见就是要明确项目的优势,比传统产品有哪些创新点,有哪些能为客户接受的要素,如果不能被市场接受,这个产品也就没有生命力。提出项目的否定意见就是要明确这个项目的缺点,有哪些东西不能被客户接受,或者客户不需要的东西,总之发现缺点是为了让项目更完美。如果任何项目我们都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肯定之否定,否定之肯定来做,我想这个项目不成功都难。

                            你能做到诚实经营吗

    能不能做到诚实经营,这是我常常拷问自己的一个问题。诚实经营,在我接触的经营者、老板中,尤其是他们在向我推销产品时,经常说两句话,一个是他们非常注重质量,把质量作为企业生命线;一个是大家都很诚实,有一说一。但是扪心自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真的能做到这两点吗?我坦言自己很难做到,但是我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诚实经营,不仅是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一个人品格的升华。

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呢?主要源于这段时间我接触到的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都发生在LED广告标识光源行业非常出名的公司上,我们姑且称之为A公司吧。

一个案例是10月中旬,我在北京拜访一位重要客户,他告诉我蓝景产品的价格比A公司高出很多,我问他这两家产品的LED是否一样,尤其是使用的芯片是否一样。他说这个项目是公开招标的,一个是三灯SMD3528防水模组,一个是不防水模组,当时提出来都必须是台湾晶圆的芯片,而且尺寸都必须是10*23mil,在得到几个公司肯定答复后,再来对比价格,发现蓝景的价格高了不少。这位客户即招标公司的老总问我为什么,抱怨我们蓝景把利润看得太高,让他失望。我当时只是说,我们蓝景肯定会给你权威的答复。征得这位老总同意,我拿了几个样品马上委托台湾晶圆进行检测。三天后台湾晶圆给出的结果,这不是他们公司的芯片,但是具体是谁的芯片,台湾晶圆不愿意给出明确答复。依据我们的经验,防水模组的LED是相似台湾QL8*15的芯片,相似度99%,不防水模组的LED是相似大陆SA8*12的芯片,相似度99%

另一个案例是一位郑州的客户需要制作灯箱样品,而且必须要类似于灯箱板的一款LED产品,当业务员把这样的要求告诉我们后,我们当即反对这样的做法。因为采用LED灯箱板的产品成本比较高,是一套性价比比较低的方案,我们推荐使用蓝景LED灯箱条。但是客户坚持要用这样的灯箱板,并且说A公司提供的就是这样的产品。我当时让我们的业务员把A公司坚称是他们公司的这个产品照片发过来给我看,我想弄明白这位客户为什么要用灯箱板?有哪家公司提出的灯箱解决方案,能比蓝景的LED灯箱条性价比更高?我看到图片后大吃一惊,因为这个产品根据我的判断绝对不是A公司的产品,而是一家台湾公司的产品(因为我对这家公司非常熟悉,我和他们老板以及他们的蜂巢类产品有一段渊源)。如果不是这家台湾公司的产品,那么就是A公司基本上完全照搬人家的产品来仿制。我当时就提出我们不能仿制人家的产品,所以我们只能提供我们的LED灯箱条。由于客户一直坚持需要灯箱板,我们最后提供的是我们蓝景获得发明专利的30*30CM96LED81LED的灯箱板。

我们呼唤诚实经营,你能做到吗?

让我们都来坚持一个商业道德底线吧!

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走得长远。

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获得客户、社会公众的尊敬和口碑。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商誉吧?!

                    行业的命运和企业转型

102324日,我在西安参加了中广协光源与标识行业分会成立大会。大会中很荣幸认识了很多业内的前辈、专家和学者,学到了不少东西。同时,我也作为嘉宾,以“LED广告标识光源的发展方向”为题做了演讲,获得大家一致好评。这次大会,有两个重要决议与蓝景有关,一是蓝景被选为常委单位;一是2013年的常委会议,蓝景作为东道主在成都召开。我想在此谈几点会议期间的感想与大家分享。

中广协光源与标识广告分会,是从中广协霓虹灯协会华丽转身而来。目前的会员单位,大部分还是现在从事或者以前从事但现在转型的霓虹灯以及相关产品的公司。大会期间,回顾霓虹灯产业的往昔如今让位于LED,有一点悲壮和苍凉,有对霓虹灯产业的些许留恋,也有对当年辉煌的美好回忆。但是作为行业而言,LED已经90%以上取代了霓虹灯,是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是谁也逆转不了的事实。本次大会让大家对这个发展趋势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所以协会转向LED。我记得我04年开始从事LED广告标识光源行业时,霓虹灯占有市场90%的份额,短短8年时间,发生了彻底的逆转。所以,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必须对行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有清醒的认识,如果谁还沉浸在昨日的成功里,那么明天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所以,我也常常思索LED的取代者是谁?是OLED吗?也许是。回到成都,我开始准备物色有关OLED方面的人才。虽然我们不能做OLED材料,但是我们可以先研究一下OLED吧!做应用,正是中国人的强项。

原来从事霓虹灯行业的一些企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但是也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和管理者顺应市场的发展,及时进行华丽转身。参会企业中,像上海申喧,珠海金星,佛山虹霸就是其中的优秀者。这些企业中,有的是转型做广告标识,有的做LED广告标识光源,有的是从事LED配套产品生产,总之他们成功了。我认识其中的一些创业者或者企业家,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勇于否定自己、变革创新的气质,通过自己个人的行为和远见,为企业的员工,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蓝景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创新带领行业的发展,为整个行业创造价值。参加本次会议与同行进行交流,让我感觉我以前的想法相对窄了点。以前想通过自己的创新,开发新的产品从而带领行业的发展,现在我感觉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1、通过行业协会的平台,加强与同行的交流。行业协会这个平台非常不错,能把行业内优秀者聚集在一起,在这个场合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共鸣。这次我的演讲被认为是最好的、最专业的演讲,而不是为蓝景公司做广告;2、加强与学术单位、研究机构和学校的合作,通过他们把我们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传播的速度和受众更加广泛;3、目前LED广告标识光源行业没有一个行业内标准,蓝景目前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蓝景所做出的标准,期望成为行业内的推荐标准,以达到规范行业发展的目的,这需要与各方面的合作。

目前,这个协会会员单位主要成员集中在原来从事霓虹行业内的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很多优秀的标识企业和LED光源企业没有参加,应该是这次大会最大的遗憾。要扩大大会的影响,就必须让这些企业参与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

QQ咨询

QQ咨询

微信咨询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

联系电话
13980719221

售后电话

售后电话
13458580761

返回顶部

电话咨询

QQ咨询

我要留言

返回顶部